作者:熊苗
(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、
中国注册营养师)
在中医理论中,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,气血通畅则身体机能运转顺畅,人看起来面色红润、精力充沛;若气血淤滞或不足,便容易出现疲劳乏力、手脚冰凉、面色暗沉等问题。其实打通气血无需复杂操作,下面这4个简单小妙招,每天花10分钟就能做到,再搭配针对性饮食调理,轻松让气血“动”起来。
第一个妙招是晨起拉伸,唤醒气血。早上醒来后不用急于起身,躺在床上做一组简单的拉伸:双臂向上伸直,带动身体舒展,保持5秒后放松;接着双腿伸直抬起,尽量贴近腹部,感受腰背和腿部的拉伸,重复3-5次。这个动作能快速激活身体经络,就像给“休眠”的气血按下启动键,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,却能让身体从沉睡状态苏醒,为一天的气血循环打下基础。
第二个是穴位按揉,疏通经络。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按揉两个关键穴位:合谷穴(手背虎口处)和太冲穴(足背第一、二跖骨间),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,力度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。合谷穴是“气穴”,能推动气血运行;太冲穴是“血穴”,可疏通肝气、促进血行,二者搭配相当于给气血循环“搭了座桥”,简单按揉就能帮助打通淤滞。
第三个是快走3分钟,推动气血。每天饭后半小时,或工作间隙抽出3分钟快走,不需要刻意追求速度,保持自然步伐,让身体微微发热即可。中医认为“动则生阳”,温和的快走能带动全身血液流动,避免气血在体内“停滞”,尤其适合久坐不动的人群,既能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,又能高效推动气血循环。
第四个是睡前泡脚,温通气血。每晚睡前用40℃左右的温水泡脚3分钟,水位没过脚踝即可。泡脚能温暖足部经络,而足部是气血运行的“末端”,末端通畅了,全身气血循环也会更顺畅。泡脚时可以轻轻揉搓脚底,进一步刺激穴位,泡完后擦干双脚,身体会明显感到温暖放松,还能帮助提升睡眠质量,减少气血在夜间的消耗。
做好这4个小妙招的同时,搭配饮食调理能让气血通畅效果翻倍。饮食上要遵循“补养气血、避免淤滞”的原则,首先多吃能补充气血原料的食物,比如红枣、桂圆、黑芝麻、瘦肉、菠菜等——红枣可搭配枸杞泡水喝,每天3-5颗;瘦肉和菠菜一起煮汤,既能补充铁质又能摄入优质蛋白,为气血生成提供充足“燃料”。
其次要多吃有助活血的食材,比如黑木耳、洋葱、山楂等。黑木耳可以凉拌或清炒,每周吃2-3次,能帮助疏通血管;山楂泡温水代茶饮,酸甜可口,还能促进气血运行。同时要避开生冷、油腻食物,比如冰饮、油炸食品等,这类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,影响气血的生成和流通,尤其脾胃虚弱的人更要注意。
气血通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坚持每天做好这4个10分钟内就能完成的小妙招,再搭配合理的饮食,过不了多久就能感受到变化:手脚冰凉的情况会减轻,疲劳感逐渐消失,面色也会变得红润有光泽。气血顺了,身体机能运转更顺畅,整个人自然显得精神饱满,充满活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恒正网-实盘股票杠杆平台有哪些-短线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公司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